-
灰鸽子之歌
342由Stanislav Barabas(1924-1994)导演的《灰鸽子之歌》(Piesen o sivom holubovi,1960年)于1961年5月首次公映,开了用意识形态上无可辩驳的主题(例如,斯洛伐克起义)来述说故事的先河。以往故事往往讲的生动,但拍摄手法的创造性仍待提高。《灰鸽子之歌》摒弃了Palo Bielik(第一代电影人中最有创造性的导演)所钟爱的叙事题材。Barabas通常用年轻人来当英雄,然后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们的恐惧、游戏和欢乐上,而不是对观众进行再教育。因为即使在战争岁月,孩子们的恐惧、游戏和欢乐也未曾消失过。评论家们关注《灰鸽子之歌》(和同年拍摄完成的由Vsude zijílidé和dir. Jirí Hanibal以及Stepán Skalsky创造的捷克电影《People Live Here Too》共获1961... -
底层的珍珠
692本片是捷克新浪潮运动兴起时的一次集体亮相,这些崇尚个性的导演大多数毕业于布拉格电影学校,他们希望打破苏联电影教学模式试图以崭新的影像语言描绘他们所看到的世界,这些题材各异的短片表现了年轻导演对于世界的理解和他们的关注点,这五位导演分别是伊日· 门泽尔(《严密监控的列车》)、维拉 齐蒂洛娃(《雏菊》)、亚罗米尔·伊雷什(《瓦莱莉和她的奇迹一周》)、埃德尔瓦·朔尔姆和扬·涅麦茨。他们以他们的年轻和热情在一个禁忌的年代用最大可能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和充满先锋、前卫的视觉。 -
我漫步在莫斯科
261Я шагаю по Москве 年轻的维修工瓦洛佳在送殉职的同事回乡的路上,绕道莫斯科停留一天,以便同《青年》杂志社的编辑见面。瓦洛佳在《青年》杂志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这一天瓦洛佳结识了新朋友,两个莫斯科青年,高利亚和萨沙,并遇到了年轻姑娘莲卡…… -
生死22分钟
279海军陆战队士兵亚历山大•叶若夫在被海盗劫持的油轮上。他知道,他的战友们不会丢下他不管。当开始进攻时,他需要活下来,并帮助自己人。 电影是根据2010年5月20日的真实事件拍摄,当时大型反潜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的海军陆战队士兵解救了在亚丁湾水域被劫持的俄罗斯油轮“莫斯科大学”号。当时他们只有22分钟,绝对不能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