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关于生活与债务
284Documentary series filmed over a year with the straight-talking staff and customers of one West Yorkshire branch of NatWest, exploring the thorny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the bank and money.未知 -
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九个孩子
357Documentary series charting the story of Queen Victoria after the death of her beloved husband Albert in 1861, examining how one-by-one her children rebelled against her and the family were touched by tragedy. -
"前所未见的太空探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打开了他们的保险箱,将珍贵的影片资料借给美国探索频道成就了这部惊人的高清纪录片。《从地球出发:NASA任务50年》讲述了人类最伟大的探险的迷人故事,并且由探索者亲自讲述。从早期的水星计划到载人航天,到影响深远的登月,从联盟号航天飞机对接到Bruce McCandless的人类第一次无绳太空行走,这就是太空时代的来临。本片汇集了古老的视频样片以及宇航员们亲自摄录的关键录像,加上飞船上的摄像机的珍贵记录,让本片能够以前所未见的角度给大家讲述这个太空探索的故事。 NASA(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1958年成立至今已经50年,Discovery频道推出划时代特别节目《从地球出发:NASA任务50年》系列节目,详细记录NASA所进行过的各种先驱任务。全系列共分六集。 《从地球出发:NASA任务50年》由得奖演员盖瑞辛尼斯担任旁白,记录人类脱离地球,在太空生活的英勇历程。从最早的水星计画到送一人上太空,再到历史性的登月壮举,乃至於布鲁斯麦肯德雷斯进行人类首次无繫绳太空漫步,节目中将为您详述太空时代如何来临。 《从地球出发:NASA任务50年》讲述人类最伟大的冒险故事,并由当事人现身说法。节目中请到第一位环绕地球轨道的美国人约翰葛伦,还有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类─阿波罗号太空人阿姆斯壮,他们将在镜头前回忆他们缔造历史的职业生涯。包括他们在内,共有30多位知名太空人受访,他们分别参与过水星计画、双子星计画、阿波罗计画、天空实验室及太空梭任务,其中有史考特卡本特、巴兹艾德林、金柯能、吉姆赖佛、吉姆麦迪维、约翰杨恩、还有艾琳考林斯。 节目中将播出太空船上摄影机和太空人自己拍摄的原始画面,以空前的深度和观点为您阐述。《从地球出发:NASA任务50年》捕捉人类创新勇气和科技突破的重要时刻,不仅纪念太空之旅的光荣胜利,同时也带给世人更多啟发。 《从地球出发:NASA任务50年》由危险影片制作公司为Discovery频道制作。危险影片制作公司执行制作人是理察戴尔,Discovery频道执行制作人则为比尔霍华。 《从地球出发:NASA任务50年》单元简介: 第一集 先锋英雄 Ordinary Supermen 美国太空总署於1958年成立(苏联史普尼克卫星发射一年后),率先找寻有能力进入未知外太空的试飞员。获选驾驶水星太空舱的七人都明白此行要冒著生命危险,平均每週就有一位试飞员死於空难,但是搭乘火箭的危险对他们不足为惧。但第一位上太空的美国人仍要面对许多未解的问题:人类在太空中能否吞嚥食物或饮水?他会发疯吗?他会死於太空辐射吗?面对苏联的激烈竞争,他们必须抢先解开这些重要问题。甘迺迪总统放话要美国在十年内登陆月球,早期的每一项任务都肩负重责大任,它们要逐步将人类推向登月的最终目标。 第二集 漫步太空 Friends and Rivals 太空总署深知为了登陆月球并顺利返航,他们必须掌握在太空中连结两艘太空船的技术。为了实践这个目标,太空总署展开名为双子星的新计画,首度以一艘太空船送两名太空人上太空。双子星计划旨在实现一连串先进太空旅行的壮举,从长时间太空飞行到太空漫步。苏联太空人阿列谢李欧诺夫在1965年完成 人类首次太空漫步,几个月后,艾德怀特成为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美国太空人。但美苏两国都还没能达成两艘太空船会合衔接的挑战。在一次大胆复杂的任务中,太空总署计画让双子星6号飞行数千哩,然后追上环绕地球轨道的双子星7号,进行令人屏息的太空会合。月球就近在眼前。 第三集 老鹰号登月 Landing the Eagle 1968年夏季,双子星计画已经达成目标,阿波罗计画也已全力进行中,太空总署将阿波罗8号的任务改为首次载人月球飞行。指挥官法兰克波曼、吉姆赖佛、威廉安德斯成为第一批脱离地球引力,看到月球另一面的人类。阿波罗8号太空人飞行的距离超越所有前人,这趟登月顺利返航之旅总计飞行25万哩。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太空船升空进行登月任务,载著阿姆斯壮、艾德林、考林斯和全球的祝福。世人引颈期盼机员的登月结果:登月舱是否会沈入尘土中?机员会遭到「月球细菌」攻击吗?完成任务后,他们能从月球表面升空吗?四天后,太空人登陆月球。这是太空总署最得意的瞬间,也是世界史上的最光荣时刻。 第四集 太空前哨站 The Explorers 太空总署信心大增,阿姆斯壮和艾德林试探性的脚步,被查理杜克、约翰杨恩和金柯能等人后来居上,他们搭著探月车在月球四处跑。登月任务变得更加雄心勃勃,高潮是阿波罗17号在宁静海停留3天。但预算考量使得最后三次任务被迫取消,阿波罗计画落幕,必须找寻新目标。人类已经能环绕地球轨道、在太空漫步、从一艘太空船横渡到另一艘太空船,甚至造访月球。太空总署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太空探索,将天空实验室和一群科学家送上地球轨道。天空实验室任务证明人类能在太空生活工作一段长时间。后来美国太空人还受邀入住俄罗斯和平号太空站,早在地球上的冷战解冻前,美俄两国太空人便已在地球轨道上方建立交情。 第五集 太空梭起落航天飞机 The Shuttle 20年来,太空总署的太空舱顶多只能载运3人,都是由一群专属男性中挑选,这群人几乎都是试飞员。开发出可重复使用的太空梭,让太空旅行产生革命性改变。这是史上头一遭有6,7位太空人同时上太空。太空梭被形容为子弹上的蝴蝶,首航由约翰杨恩驾驶,他曾在双子星计画首航时,与盖斯葛瑞森一起上太空。太空总署载人太空计画的先驱带领我们迈入太空时代的现代纪元。但太空旅行依旧危险,1986年挑战者号太空梭惨剧,还有2003年哥伦比亚号太空梭意外在在证明了这一点。但国际太空站的发展—这也是人类至今最大胆的太空硬体大合作—意味著太空梭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第六集 定居外太空 Home in Space 透支预算数十亿美元,进度落后10年后,太空总署的哈伯太空望远镜终於由发现号太空梭载运升空。哈伯太空望远镜是历来最复杂的仪器之一,也是一连串无人太空任务中的最新任务。哈伯太空望远镜原计能改变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但升空后却毫无动静。太空总署遇上大麻烦。这个环绕地球轨道的太空望远镜有块主要镜片因人为失误而故障,使得人类探索外太空的全能眼睛成了近视眼。太空总署决定派出奋进号太空梭前往修理,这项任务需要进行连续几个月的密集训练,并展开历来最漫长危险、也最复杂的多趟太空漫步。这是太空总署继阿波罗计画以来,最受到外界关注的一项任务。这项计画重新引发大眾的想像力,让人们继阿波罗计划的登月壮举后,再次关注太空的英勇事蹟。人类重拾探索发掘的自然渴望,而太空总署则打算再次送人登上月球、火星,甚至更远的地方。
-
追捕圣诞老人
824An Australian Mockumentary following three hunters as they each try to catch the Jolly Man himself, Santa Claus. -
世上最蓝的海
142大堡礁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大堡礁本身是几十亿个微小的珊瑚虫组成的巨大生物体,是人类从太空肉眼可分辨的的唯一生命体。 大堡礁是地球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它纵贯于澳洲的东北沿海,北从托雷斯海峡,南到南回归线以南,南北跨越2300公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1年将大堡礁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大堡礁是上千种动物的家园,是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生态环境最多变的地区。大堡礁五颜六色的珊瑚礁,体积巨大,构造复杂,种类繁多,给大量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包括600多种珊瑚、100多种水母、3000多种贝类、1600多种鱼类、133种鲨鱼和鳐鱼、30多种鲸鱼和海豚。 大堡礁虽然是人间仙境,却面临巨大的威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酸雨、大面积珊瑚白化、海星过度繁殖等。 大堡礁以它未经修饰的自然之美闻名遐迩,也让全世界的游客们趋之若鹜。由于环境原因,大堡礁正在逐年减少,如果你还不曾来到这里一睹它的芳容,请一定将它提上日程,此生去看一次大堡礁吧。未知 -
英国最具历史感的城镇第一季
614Professor Alice Roberts explores the UK's past, focusing on six key eras by exploring the stories of towns which best illustrate each. -
地平线系列:托尼·斯莱特里怎么了
763Tony Slattery was one of the most gifted TV comedians of the late 80s and early 90s. One of the Cambridge Footlight set that included Stephen Fry, Hugh Laurie and Emma Thompson, he became a household name on Whose Line is it Anyway? Then in 1996, amidst rumours of a massive breakdown, he seemed to vanish from our screens overnight. Now as he approaches 60, Tony has been touring... -
新城杀手
225两个私人银行家Alistair和Jamie,他们玩弄世界,喜欢和处于社会边缘的贫民玩一种12小时的幸存者游戏。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Sean Macdonald,一个无父无母的少年,他和姐姐住在爱丁堡的郊区。她负债累累,他前途堪忧。Sean为了钱同意了玩这个游戏。很快他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地狱般的12小时...... -
死亡之铃
130This movie is a modern day version of 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where one man from a poor background ends up taking over another man's life from the entirely opposite end of the spectrum. Jamie Poulton - lead singer of tribute act 'Dive' - gets the opportunity to replace the iconic Donny Martin from the boy band group D5 with ever gripping twists and turns. This British film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