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情锁金殿
140順治期,前明長平公主(獨臂神尼)為實現反清復明,利用朝廷尋訪忠臣遺孤孔四貞之機,命才智過人、武功高強的愛徒嘉三假冒遺孤,潛入宮中,伺機暗殺順治。嘉三進宮後深得孝庄皇太后的愛護,被收為義女並加封為和碩公主,深宮大內看似繁華,卻步步凶險,她幾經劫難,終憑自己的智慧和太后的庇護贏得了順治的信任。同時,在悉心照顧玄燁(康熙)的過程中,對這位未來的千古聖君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正當她在猶豫如何殺順治之時,順治愛妃董小宛重病不治,順治“駕崩”,玄燁即位,稱康熙帝。 康熙即位,危機重重。螯拜意欲篡權逼宮,平西王吳三桂在西南蠢蠢欲動,假冒的孔四貞協助康熙鏟除螯拜,度過了難關。兩人亦逐漸深鎖情緣。大婚在即,兵權在握的封疆大吏孫延齡要挾朝廷,稱與孔四貞有指腹婚約希望履行。與此同時,康熙結交的民間志智士伍次友巧遇心儀已久的孔四貞,然而她卻是獨臂神尼隱匿的真正的孔家遺孤......紛繁的情結將如何解開? 本劇演繹了雄居九五之尊的康熙大帝成就大業的非凡氣魄及其背後不為人知的愛情故事。 -
候车大厅
877候车厅方寸虽小,观大世界景致无边,来往于火车站的男男女女将演绎一幕世纪初的多色调情趣剧。 众所周知,铁路是人们社会生活融会交流的主要渠道,候车厅则是人们行程中的小小休止符。人们在来来往往中不断延续着他们的各色人生,此一短暂的滞留会带有独特的生活况味。 本剧就是以此为基点来切入,设置候车厅这一艺术载体,有代表性的把全社会男女老少聚集于此,讲述他们各种各样的故事。在即独特又宽敞的空间里,表现当代生活的曲折多变和由此产生的人生百态。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示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故事虚实结合。候车厅也是一个小江湖世界,不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其特有的流动和多变性会是潜基层犯罪的温床。 由于本剧是以候车厅为聚点,万花筒般反映现代人工作生活情感的各个侧面,车站小世界,人生大舞台,苦辣酸甜尽在其中。色彩丰富、好看好玩、寓教于乐、雅俗共赏。 -
寇老西儿
203故事发生在北宋太宗年间,刚刚坐稳江山的赵家天子,旋即迎来了强大的辽国的挑战。先锋官杨继业所率领的杨家将与数万辽军鏖战两狼山,终因寡不敌众,含恨兵败,而杨继业为避免受辱触碑身亡。在此之后,六郎杨延昭状告太师兼兵马大元帅潘仁美从(李成儒 饰)中作梗,陷害杨家。太宗(仲星火 饰)着令八王(陈道明 饰)主审此案,而正在山西担任县令的寇准(葛优 饰)以此为契机被推上了政治舞台中心。但是这是一宗盘根错节、凶险非常的案子,内有潘妃(何赛飞 饰)率进谗言,外有太傅王强(曹力 饰)暗中掣肘,稍不留意便可能伤及自家的性命。 机敏聪慧的寇老西儿在各方势力包围之下,以其特有的方式逼近了事实的真相…… -
男人四十打功夫
509方天龙(元华 饰)是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大少爷,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从小在母亲的溺爱之中长大,过着衣来生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母亲希望方天龙能够早日成家立业,继承家族的产业,但是方天龙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唯独醉心于练武。 方天龙找过很多师父来教自己武功,然而这些师父早 就被方天龙的母亲给收买过了,没有一个人肯教他真正的武术,都只是教一些表面功夫而已。与此同时,方天龙挑战的对手们也都经过了收买,草草打两下就认输了,导致方天龙一直以为自己的武功非常的厉害。江智勇(吴毅将 饰)是方天龙幼年时代的好友,当方天龙惨败在他手下后,他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 -
红十字方队
70军医大学开学典礼上,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将门虎女肖虹(颜丙燕 饰)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开车来报到的黎明(田鹏 饰)受到队长黄大鹏(杨宝光 饰)的训斥,而出身高干家庭的江男(杨圣文 饰)则给人心直口、波澜不惊的感觉。五年的学员生活开始了,要强的肖虹因 嫉妒处处比自己强的司琪(刘威葳 饰),耍小聪明使其受了处分。因一封告状信,司琪失去了出国的机会,赵志伟(罗钢 饰)误为信是肖虹所写,于是当众斥责,肖虹愤然离校。当江男得知自己患血癌吋,内心的强大最终使她从绝望中走了出来,同学们纷纷到医院献血抢救战友。临近毕业,学员们积极筹备野战救护演习,气若游丝的江男告诉肖虹,她也想参加,她想把生命的最后时刻留在演习场上…… -
松花湖畔的较量
859金钱、欲望、虚荣的引诱,使她伦丧堕落,走向不归的深渊…… 吉林松花湖畔浮现的一具男性裸尸,揭开了犯罪集团的冰山一角。一次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在东北大地展开…… 一个曾经梦想成为电视台主持人的政治教育系女大学生,由于对金钱权欲、虚荣的贪婪,在跨出校门短短四年时间里,她不仅涉足于广告、时装、房地产、娱乐、餐饮等各个行业,从事机关职员、业务员、个体老板、部门经理、总经理之职,而且还一手策划了震惊华夏的特大雇佣杀人抢劫案。 本政是以吉林6.22特大雇佣杀人抢劫案的原形为主线,通过对一个积极奋发的现代大学生,沦为吉林特大案件的主犯--这个有典型性的新时期犯罪分子犯罪原因与心理的纪实途述与挖掘,引发起人们对当代社会人生观、价值观、权欲观的思索。 本片在保持纪实风格的基础上,加强人物形象的塑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从纪实报道的表层中去探索人的存在,人在欲望,人的知觉,集艺术可视性和纪实报道性为一体。真实地展现了我东北公安干警无私奉献的群体形象,以及现代犯罪分子蜕变过程和犯罪心态。 -
山城棒棒军
369改革开发以来,数十万山乡农民手持一根竹杆涌进山城,帮助市民负重,肩挑背抗,爬坡上坎,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活力和喧嚣。这支“棒棒军”无序的劳动构成了特殊的打工阶层,方便了市民,也给城市带来了麻烦,没有豪华的场景和深刻的经济改革活动,但却又实实在在的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涌动和变化。“棒棒军”随着改革的速度进终要消失,但却无法回避地给山城的改革留下重重的一笔。 重庆主城区依山而建且穿街走巷还需爬坡上坎,但看看现在的重庆人依然活得潇洒自在、轻轻松松。这不能不提到重庆的一绝,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都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农村人,人人手中持一根棒棒.他们被称为棒棒军。棒棒的业务范围大到货主的大件商品如家具家电。小到市民买的一两把小菜,价钱也是随口喊,三言两句便将价钱敲定。货主在前面打甩手,棒棒扛起货物紧相随,重庆人不怕棒棒把东西拐走,他们大多诚实可信,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他们从农村到城市乾活,靠的是自己的双手。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方便。 在新时期的今天,棒棒已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散兵游勇集有向集体过渡的趋向,有的集体参加了用人单位规范培训,从事用人单位的体力劳动活动,统一服装、统一管理。并涌现出了帮助妇幼病弱、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为山城人民津津乐道。 -
林则徐
744英夷播毒遍东土,黑云压城城欲摧。道光帝王将相惶急求计,林则徐奋起禁烟。一道关防,亷明果勇,一纸飞鸽擒贼擒王。与邓廷桢、关天培冷眼怒对烟贩和穆彰阿,韩綮庆展开曲折斗争。广开言路,举行士子观风势;功用民心,创办民间禁毒局。放眼世界,首译洋文洋法:亡羊补牢,严惩鸦片走私。激励渔家几女,感召江湖义侠,威逼智取,毒枭束手,雷霆万钧,虎门销烟。保护正常贸易,赞守法之夷商,正视国际交往,致照会与英王。制洋炮以加强防御,籍群力而三退英兵,满台好戏,激动人心。只可恨,英军乘虚北上,坚船利炮横行,琦善欺上媚外,道光剿抚游移。自毁长城,天培殉国,引狼入室,海盗长驱。英雄身陷逆境,烈火锻炼真金。疾呼民心可用,鼓舞草野抗英,力斥琦善卖国,反对香港割让,托付《海国图志》,谋求富国强兵。充军路上,挽狂澜于既倒,荷戈途中,怀天下之忧乐。壮歌颂曲,千古吟唱,国魂毅魄,长留人间…… -
红杏出墙记1997
732《红杏出墙记》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报社工作的林白萍一日回家,发现妻子林芷华与好友边仲膺同床共枕,气愤之余他仍相信妻子绝非有意背叛,只是情难自已。他成全了他们,自己辞去工作,离家出走。他来到了另一座城市,当了柳家小姐柳如烟的家庭教师。清纯俏丽的如烟,整日困于家中闷都闷死了,如今见了男人,又是如此温文尔雅的男人,豆荚该有怎样的爆裂?桌子底下用脚夹白萍小腿的调皮,树丛中半遮半掩看白萍游泳的娇羞,直到以身相许。 可是,林白萍还是放不下他的妻子,如烟也觉得他们毕竟是夫妻。于是当他回家看望妻子时,她怀着他的孩子当了尼姑。谁料白萍不愿拆散边仲膺和林芷华,而又爱上了芷华的朋友张疏敏。 命运弄人。柳如烟的孩子生下来就死了,栖身的庙也被一伙士兵搞毁。逃难途中,她被张疏敏的哥哥救起。疏敏怕如烟抢走白萍,把她嫁给了一个糟老头。也许是唯恐多情累美人,白萍对如烟什么也没说。如烟决定杀了林白萍,结果——却误杀了张疏敏。 爱恨如烟,狱中她被他紧紧搂在怀里......第二天笑着接受了死刑,临死前唱起心爱的童谣:少年,少年,去游荡;中年,中年,上学堂;老年,老年,做和尚...... 雨莹不仅爱唱这支童谣,如烟对她姐夫说:“我要去做林太太了。”她学着说“我要去做周太太了”如烟在法庭上质问:“难道只有你们这些阔少爷富小姐有权去爱,就因为我穷,就无权去爱了?告诉你们!我既有火辣辣的爱,更有火辣辣的恨!”“难道只有你们这些健康的男女有权去爱,就因为我有残疾,就无权去爱了?告诉你们!我既有火辣辣的爱,更有火辣辣的恨!”如烟穿着黑色旗袍,挽着白丝巾,甩着水袖唱苦情戏,从此雨莹骨子里也有了戏子的情味,自轻自贱,自怜自爱的情味——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
不再流泪的女人
772由于吴春芝少女时期曾被人强奸反遭谴责,以至失学外出打工,这不堪回首的往事使她再次在痛苦中沉默。李家辉愈加大胆,不久又公然登堂入室,对吴春芝施暴,因春芝丈夫及时赶到而未遂。春芝忍无可忍,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到公安局告发了他,并提供了无意中录下的录音带作为证据。 县法院和市法院均以强奸(未遂)罪判处李家辉有期徒刑3年。但奇怪的是小县城的舆论不但不同情受害者吴春芝,反而同情罪犯李家辉。吴春芝因这桩“桃色新闻”又闹得声名狼藉,无法再在小县城呆下去,只得远走他乡,去她的一个熟人处帮忙做一个纪念馆的筹备工作。 不再流泪的女人剧照一(19张) 不久,李家辉委托律师申诉,说他与春芝是通奸关系,春芝因被丈夫发现怕丢丑而诬陷他“强奸”,定他罪的那盘录音带是伪造的。律师通过种种努力拿到了“证据”,并在申诉活动中用被告家人提供的金钱舞弊。原二审法院未经仔细调查取证,便轻率地将案子改判:李家辉无罪释放。 此事一公布,那些对春芝不满而对李家辉充满同情的人无不欢欣鼓舞,涌到县检察院请愿,要求将做伪证诬陷他人的春芝逮捕入狱。同时,市报登载了由李家辉及其律师策划的“揭露”春芝做伪证的文章,点名道姓地攻击春芝是个专以色相勾引男人的坏女人,进一步推波助澜,混淆视听,县检察院竟然以这篇报道为据,将闻讯赶回县城要求公检法机关明辨是非的吴春芝刑事拘留。本来就是背着“坏女人”名声抬不起头的吴春芝遭到了“灭顶之灾”,一直是支持她的丈夫也顶不住巨大的压力而与她离婚,吴春芝在姐妹们用钱和用人的所谓“取保候审”的方式下出了狱,她感到天地虽大却难以容下她这个弱女子,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为了用法律证明自己不是个“坏女人”,她以低廉的价格卖掉了她的房屋和全部家产,筹集申诉的资金。 在历时两年多的时间里,她捡破烂、要饭、卖血,疾病缠身,历尽人间苦难,也得到了许多不相识的好人的无私帮助。她妹妹为她打官司向银行贷款二万元,到期无法归还,只得拆东墙补西墙,又找其他银行贷款。一家人都被春芝的官司搞得焦头烂额、苦不堪言。省高院领导对此案十分重视,法官们经过细致的调查取证,终于证明录音磁带虽然被人改过,但与被害人吴春芝无关。为了慎重起见,把案子定为铁案,不使李家辉再翻案,省高院又将案卷上报最高人民法院,予以请示。春芝抱着案卷到哪人到哪的决心,又抱病奔赴北京。法律是公正的,最高人民法院批复省高院,同意将案子再翻过来:重新判决李家辉有罪入狱。春芝终于讨回了公道。之后,春芝又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名誉权,状告十多家登载侮辱她人格文章的报刊和作者。法律再次显示了公正,不管被告是何等身份,宣判吴春芝胜诉,用事实向全国人民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弱女子的官司,六审六判,从小县城打到了北京,轰动了全中国,这在建国以来的法律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然而,生她养她的小县城仍然不能理解她、原谅她,“坏女人”的名声依然象影子一样笼罩着她,身心交瘁的她欲走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