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开(1960)
711958年大跃进时期,北京的某街道积极分子刘桂英和其他家庭妇女,听完街道办事处洪书记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报告,在街道卫生委员鲁大嫂的建议下,大家决定生产老鼠夹来配合正在开展的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在生产初期,她们碰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她们不懂技术、缺乏原料,又受保守思想的阻碍,各种家务事不断打扰她们。鲁大嫂批评因家务事离开生产组的人。小业主王金才的老婆何彩霞在组里搬弄是非,使组里有的人要求退出生产组,刘桂英也发生动摇。洪书记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刘桂英得到党的支持,坚定了信心。当夜,下起大雨,生产组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赶来抢收工具和器材,这种一心为公的精神启发了每一个人。办事处要生产组试制一批弹簧,王金才是私营弹簧生产者,他也参加了生产组。一天,某农业机械学校前来订制为支援农业生产的四根拉簧,王金才以技术困难为借口,反对接受这一任务,刁难刘桂英,当他的阴谋被揭穿后,又装病不参加试制。刘桂英等经过一夜的苦战,终于试制成功。 -
蓓蕾初开
799《挡马》(北方昆曲) 导 演:阿妍 主 演:王瑞楼 张志奎 故事梗概: 宋将焦光普流落番邦,思念家乡,但因没有“腰牌”难以通过边关回乡,便在当地开了一家酒店等待时机。一日,宋朝女将杨八姐乔装进入番邦刺探军情,公事完毕,在返回途中被焦光普挡住马头让进店中。焦光普本想盗其“腰牌”,不想杨八姐早有提防,遂引起一场激烈搏斗。最后二人相认,焦光普扮作马夫、随杨八姐一同返回故国。 《柜中缘》(河北梆子) 导 演: 欧阳道云 丛为 主 演:王俊英 胡秀萍 王志华 李景田 高润湘 故事梗概: 南宋元帅岳飞被害,其子岳雷被官兵追赶,逃至民女刘玉莲家中躲避,适逢玉莲独自在家,开始玉莲称因母亲、哥哥不在,劝其躲往他处。但当岳雷说明真相后,玉莲念岳雷是忠良之后,遂将他藏在柜中,躲过官兵搜查。其母、兄返家后,见到柜中的岳雷,引起误解。玉莲说明真相后,母、兄见玉莲对岳公子有爱慕... -
两代人
39孟英回到新疆,路边的一个残败不全的旧碉楼,勾起她无限辛酸和痛苦的回忆:这个旧碉楼是18年前新疆反动派盛世才的监狱,关过许多党的优秀儿女,孟英和她的丈夫赵彬也在其中。赵彬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最后慷慨就义。临别前,他把自己的毛衣留给孟英怀里不满周岁的孩子。敌人进一步威逼孟英,要杀死孩子,孟英同牢的维族姑娘阿拉木汗的父亲来探监时救走了孩子。18年后的今天,孟英从北京又调回到乌鲁木齐铁路局,在兰新铁路的筑路工地上担任党委书记。在这个工地上,有一座莫顶山挡住了工程的进展,推土机长艾里主张劈开莫顶山,他的建议遭到残留反动分子王冬和买买提队长的反对。艾里冒着风雪,奋不顾身地上山探路,不幸掉进雪坑。买买提队长要开除艾里。孟英严厉批评买买提的错误思想,批评了艾里的莽撞,最后决定打通莫顶山。在大雪冰封、巍峨高耸的莫顶山脚下,艾里第一个接受了爬坡的任务。正在这时,人民公社... -
新队员
843铁路小学的黄幼东、张耀星、杨明等同学宣誓加入少先队了,他们高兴极了。幼东的爸爸是个模范司机,幼东在他的影响下,也特别喜爱火车头。学校少先队在“六一”举行各种活动,第十中队要在这天去乘儿童列车。一早,幼东、杨明在校园浇花,听见耀星叫他们,就故意躲起来开玩笑,谁知这一耽误,队伍出发了。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儿童列车,这时火车就要开了。大队长幼君是幼东的姐姐,觉得弟弟刚入队就不遵守纪律,不同意他们参加列车员的工作,老师也批评了他们,但最后还是给他们穿上列车员的制服,让他们有机会学习为大家服务。中队在绿江车站下车,他们要在这里活动。幼东、耀星在游泳池里玩得十分高兴,杨明不会游泳,就蹲在一旁观看。两个朋友逗他下水,杨明一生气,把岸边两人的衣服拿跑了。两人追到车站,也不见杨明的人影。幼东沿着车身寻找。一列货车停在那里,火车头把幼东吸引住了,他爬上铁梯走近司机座前细看,正想去拉喇叭的绳子,忽听有人过来,转身躲进煤车。这列车正好是幼东爸爸开的,货车把幼东一起载往广州。司炉小孙在铲煤时发现了幼东。幼东在爸爸面前很难为情。在父亲的教育下,幼东决定在下一站下车,回到集体中去。同学们对幼东自由行动的错误进行了善意的批评,幼东觉得很羞愧。中队到红旗公社参观,公社少先队热情地做他们的向导。在参观“少年之家”时,看到公社少先队员自造的火车模型中缺少一个火车头模型,幼东决定把自己心爱的火车头模型装上喇叭后送给公社少先队。晚上,幼东专心地给火车头模型装喇叭,但喇叭总是不响,原来少了线圈,他起身去找。这时躲在一旁的同学们帮助装上线圈,等幼东回来时,喇叭响了。中队把到公社送模型的任务交给幼东和耀星,并要他们当天搭下午三时的火车赶回广州。路上,他们看到从一辆汽车上掉下一包良种,他们想尽办法把良种及时送到车站。离开车站他们又赶到公社,把火车头模型送到公社少先队员手中。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当公社少先队员知道他们要赶回去的情况后,划小船抄近路送他们,在大家的协助下,幼东、耀星终于搭上火车,准时回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身边。 -
太阳刚刚出山
186社员们在高岗地一口气打了九眼井,每眼井出水都很旺,社员们都很高兴。可全社只有几部锅驼机,满足不了全社浇地的需要,大家都很着急。党支部郭书记进城几次也没搞到。听说生产资料公司有几部已拨给东照村但还未拉走的锅驼机,高老大急忙去找县委高书记批准借用。此时,高书记正与区委李书记在东照村与田主任等社干部研究东照村打井不出水的原因,看到这些,高老大没有马上提出调拨锅驼机的要求。高书记和李书记仔细查看柳庄出水情况和出水记录,发现柳庄把井都打在村北面,通过修建一条不渗水的水渠,引水浇灌较远的土地,于是决定在全县推广这种集中打井,修渠引水的方法。他们把东、西照村的打井队集中到柳庄,在柳庄成立一个抽水站以灌溉三村土地。高老大对这种做法一时想不通,他不同意三村合作打井,怕柳庄吃亏。高书记批评他自私,高老大不能接受。高书记耐心地说服他,终于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迅速投身到三村合作搞生产的运动中。他提出从合作打井开始将三村建设合并成一个社。高书记决定拨一台发电机给他们办一个发电厂,这样抽水、照明、磨面等等用电问题都解决了。东、西照村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当夜便敲锣打鼓来到柳庄,人们在一起兴奋地研究打井、修渠、搞生产。在党的领导下,结合着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个大办农村人民公社的高潮到来了。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田野上充满了愉快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