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匹诺曹2014
906崔达布(李钟硕 饰)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日,他都奔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了供侄女崔仁荷(朴信惠 饰)念书而拼命赚钱。虽然崔仁荷是崔达布的“侄女”,但两人却并没有血缘关系,甚至连年龄也相差无几。原来,崔达布曾经被崔仁荷的爷爷搭救收养,为此,崔达布从内心里由衷的感恩着。 徐凡潮(金英光 饰)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富家大少爷,从小打到过着养尊处优的优渥生活,早已经与社会脱节。尹宥莱(李侑菲 饰)曾经是一名疯狂追星的粉丝,如今成为了记者。命运行驶在各自轨道上的四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在电视台相遇,短短的二十四小时里,他们要凭借各自的智慧,找出事件的真相。 -
再见瓦城
357忧郁的热带,女孩莲青(吴可熙 饰)遇见少年阿国(柯震东 饰),都是从缅甸跋涉至曼谷的偷渡客,他们连边界都穿过了,却迟迟等不到一纸身分。想新生他方为人,如今却飘荡城市边缘成鬼,日子剩下反覆的劳动,小吃店、成衣厂、工厂熔炉,无处可洩的闷热,高烧一般的爱。当连呐喊也瘖哑,吸毒、残身,贩卖身体⋯⋯。一切不是旧,只是逐渐败坏,不是没有期望,而是竟然还有期望。探底了,又还不够底,少年少女眼神纯真,身强志坚,就此一步一步通往无光的所在。 银幕再见柯震东,赵德胤续《冰毒》后持续以影像射击,大量真实移工入镜,长镜头视野,近距离人生,写实影像锤打底层生活成炽烫影像,触目都生烟,偏又有爱情浇铸其中,卑微又仰望,炼成钢,更成绕肠柔,所求无非一点馀温,经过便都是馀生。 -
捕狼人生
970老刑警朱光溪(赵德成 饰)在退休前夜,在一次抓捕抢劫犯包大郎(姚安廉 饰)兄弟俩过程中,击毙了负隅顽抗的包二郎(王璐 饰),从此在郊外过起了隐居淡泊的退休生活。几年后,包大郎越狱潜逃,在前女友阿珍(董炯 饰)家撞见阿珍现男友,话不投机拨刀相向,杀人后携现金与摄像机逃离。他窜至学校绑架了朱光溪的外孙女珠珠(杨倩倩 饰),并把殴打珠珠的录像带转至朱光溪手中。包大郎把爆炸装置绑在珠珠身上,约朱在某茶楼面谈。当地民警李长福(毛永明 饰)从录像中看出人质的确切位置在废塔楼,连忙奔去救人。按时赴约的朱光溪来到茶楼,发现包大郎手握遥控器,朱的部下陈自华(韦国春 饰)用对讲悄悄告诉奔赴人质现场的李长福...... -
亲爱的司丞大人
160虞朝隐卫署初级隐卫梅十七,憧憬着靠升职加俸来实现婚姻自主自由。她在查案过程中与阴险毒辣的鉴察司司丞冷墨言遭遇。二人在查案时互相怀疑、互相掣肘,闹出了不少鸡飞狗跳和惊险刺激的乌龙。在遭遇了多次生死一线和互助扶持之后,他们逐渐开始信任彼此。二人精诚携手,追查危及国家安全、社稷安危的罪案真凶,在与幕后黑手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相爱相杀,最终确定对方是自己此生挚爱。二人身处不同阶级,身负不一样的秘密和使命,但他们在惩奸除恶、大是大非的人生抉择面前,能把个人的美满幸福与国家安全、社稷安危高度统一,表现出令人赞叹的智慧、勇气、责任等优秀青年高贵品质。 -
棋王1988
566南方边陲小镇,绰号“钉子李”的老人自恃棋艺高超,他将老将钉在棋盘上,声称无人能令他拔钉挪将,独孤求败。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百万青年上山下乡。小镇新来的书记(牛犇 饰)输棋后愤愤不平,派下属去城里寻找擅长琴棋书画的人才。外号“棋呆子”的北京青年王一生(谢园 饰)稀里糊涂成了破坏文化大革命的现行反革命,最后被寻找他的人救了出去。他似乎对所要去的地方根本没任何想法,只要有饭有棋就一切都好。“何以解忧,惟有下棋。”呆子一心只在棋局,他将在那个陌生的所在和各路高手留下令人神往的对决…… 本片根据阿城的同名小说改编,并荣获1989年度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谢园)。 -
我的母亲2013
478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山村里,这是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带进了痛苦的深渊,父亲在车祸中丧生,瘦弱的母亲不得不挑起养家的重担,独自一人抚养尚且年幼的两个儿子,然而噩运并没有完全离开,大儿子的突然失踪给这个原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庭带来更大的冲击,面对越来越艰难的生活,母亲该如何继续? 这是一个主旋律而又特别感人的母爱艺术电影,一个伟大的母亲为了孩子守了一辈子寡,拒绝了原本可以属于她的幸福和爱情,为了孩子付出了所有的爱和自己的生命。《我的母亲》以一位单身妈妈艰辛地独自抚养自己的孩子为主线,引发的一系列细腻波折的情感故事。该片刻画坚强无私的母爱,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感情!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总会有一个人为我们撑起一片天,那就是我们的母亲。 -
我们这样拍电影
60《白鴿計畫:台灣新電影二十年》蕭菊貞受釜山影展20週年特別企劃「紀錄片系列專題—亞洲電影的力量」之託,拍攝本片紀錄自台片票房復興,台灣電影工作者所面臨的困難,藉由一段段與台灣導演的訪談,爬梳台灣電影中所反映的社會脈動以及「國族認同」議題。 透過訪問導演、製片等電影各界人士,形塑出現今台灣電影的嶄新樣貌,更一窺電影從業人員對於電影的肺腑之言。另一方面,隨時代演變,觀眾對於台灣的想像日漸擴展,這片土地的觀眾似乎湧起一股渴求,希望看到與自身環境及土地相互連結的電影。對於這股新趨勢,身處新世代的導演們又將會如何應對?